名校长访谈》曹杨二中:要防止学生步步优秀,却走向平庸

发布时间:2019-06-28 16:03 | 来源:未知

当下,中国正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。2014年,上海启动教育综合改革的国家试点,每年都在改革创新中形成新的制度性成果。

新年伊始,澎湃新闻推出《名校长访谈》系列报道,与校长们面对面,听他们讲述最生动的师生故事,传播最前沿的教育理念。

2008年1月,王洋主持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(以下简称“曹杨二中”)工作时,是当时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学校中最年轻的校长。如今11年过去了,他依然在实现教育理想的路上奋力前行。

十年前,他眼光独到,提出了“助工薪子弟登国际舞台”的目标,并一步一步踏实实践,如今成果颇丰。随着经济发展,家长对于教育的关注度在上升,他又清醒地提出:“防止步步优秀,走向平庸。”

他依然还是那个勤勉的校长,仍然全年无休。办公室为家是家常便饭,双休日只要不开会一定在学校。他只要一有空,就会走进课堂上课、听课,他说“不听课的校长不是好校长、不经常在学校的校长不是好校长”。

他依然外表朴实,不讲究吃穿,他的名言就是:如果一味讲究衣食,注意力必然转移,是不可能静心教育的。


曹杨二中校长王洋

【对话王洋】

防止步步优秀,走向平庸

澎湃新闻:十年前你提出集中力量办好“高端、亲民”的国际课程时,遇到不少压力,但你坚持了下来,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?

王洋:

曹杨二中的底色是一所工人新村子弟学校,虽然身处国际化大都市,但很多学生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,所以我们的初衷是要办好大众化优质教育,帮助工薪子弟超越自身潜力、摆脱家境困扰,登上国际舞台。

我还是一线教师时,时常骑着自行车去家访,有的班级48个人里面,许多家长是下岗的。这些孩子都很优秀,但缺少良好的经济条件。

所以十年前,我顶着很大的压力,在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的同时,推动了曹杨二中设立德语DSD1特色班,不少学生毕业后被德国精英大学录取。此后,学校又开设了意大利语理工实验班,5年前开设了荷兰语理工实验班,去年1月开设了希伯来语理工实验班。这些小语种班的开设都顺应了国家的“一带一路”倡议。

社会对我们学校的认可度也在增加,去年中国首个高中荷兰语图书馆落户曹杨二中,因为我们拥有全国首个高中荷兰语理工实验班,首届高三毕业生已经全部被荷兰顶尖大学录取。

所以我们的初心不变:助力工薪子弟早日登上国际舞台,在“多语种+专业”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下,为国家输送“精外国语言、强专业知识、懂国际规则”的新时代优秀人才。办好“高端、亲民”的国际课程是我一直以来的初心。

另外,国际化不代表英美化。我们应该从德国、日本等这些国家的科技发展路径,来找到我们国家应该走的特色路径。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家提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就想打破现有格局,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。


首个荷兰语图书馆落户曹杨二中

澎湃新闻:国际课程有什么挑战?

王洋:

国际课程的挑战并不少,要把上海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,对于我们学生来说,就是要防止步步优秀,走向平庸。为什么步步优秀而不是走向卓越,表面上看,我们每一步做得很好,但实际上到最后就是一个很一般的人。

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?就是因为没有真正从人的成长本身去考虑。小学初中高中都很优秀,大学也很优秀,结果到社会上就不优秀。为什么会这样?要防止老师的眼界和家长的眼光,限制学生的思考边界和成长的空间。

上海学生的优势在哪里?独特优势就是国际化,上海是国际化水平很高的城市。为什么那么多外国友人喜欢待在上海?就是因为海纳百川的城市能够容纳他,同时他在里面可以找到自我。


中外学生交流

既要对得起学生的今天,又要对得起学生的明天

澎湃新闻:你前不久带学生们去南京进行生存实践,这是一个坚持了二十多年的活动,为什么要这么做?

王洋:

我对曹杨二中的德育品牌传统有很深入的思考,在多次与老书记赵国章、老校长林则福、王志刚的交流中,我深深感受到社会实践的优秀传统不能丢。其中,南京生存训练我们一做就是20多年,江村社会调查、博雅西部行是近年来开发的新形态。

校庆时,老校友们回母校时,谈得最多的也是社会实践,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,曹杨二中的社会实践活动就在沪上知名。

曾有高二的学生家长写信给我,信上说,上学期他的孩子在经历了“甘肃国家级贫困县”的九天学农后,像是变了一个人,变得更质朴、更勤奋、更能关心父母亲了。要感谢学校的大胆创新、精心安排,让孩子长大了、成熟了……但是到了下半学期,就没有这样好的社会实践活动,学生在多门考试的压力下,情绪又变得紧张、焦虑。家长希望能再组织一些有益身心的社会实践活动。

在接到家长的来信后,学校非常重视,立即组织力量展开调查研究。在1996至2009年期间走上工作岗位的556名校友的问卷中,就有60.5%的校友认为社会实践活动对于自己的综合素质影响最大,整整高出“学科学习”二十个百分点。


学生参与社会实践

客观的数据不得不让人思考:什么才是对孩子终身受益的社会实践路径。

其实社会实践的综合效益,不言自喻,但大多数学校“行百里者半九十”。“最后一公里的坚守”并不单表现出教育管理者的毅力,它更需要教育的主体——学生教师来参与。 从高一军训、南京生存训练,高二的学农、筑梦计划,高三宣誓明志、成人仪式等安排来看,这样的活动感悟对于学生而言,都是刻在骨子里的,影响是一辈子的。

现在对于“人”的培养是最缺乏的,需要明晰的是,我们要培养的人是一个社会人,就是需要通过接触社会、了解社会、研究社会、服务社会的过程当中,才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,否则就是温室里的花朵,书斋里的孩子。

我们由此就提出另一个口号:既要对得起学生的今天,还要对得起学生的明天。对得起今天,就是说今天让你上好大学;对起明天,就是说你到大学里或者你走上社会,还应该成为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人,即身心健康的建设者,思想可靠的接班人。


有活力的学生

澎湃新闻:你如何看现在教育中碰到的挑战,有什么解决措施?

王洋:

在集团化办学过程中,我走访过小学、中学,发现有一个现象特别值得关注,小学一二年级应该是音乐体育美术的分量大幅度增加的,语数英的系数应该是大幅度减少,反过来的话会把孩子的创造力减弱了。

创造力有几个关键因素:好奇心、想象力、批判性思维、严密的逻辑体系。但我们现在不教学生逻辑了。我最近在研究儿童哲学,很有感触。我特别赞成“零起点”,用哲学思维,用音体美来增强孩子的好奇心、想象力,以及身体运动机能的协调等等。

公办学校尤其要解决课堂内两极分化的问题,这样加强初中工程,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才能有根基。